聚焦行業(yè)熱點,在這里您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鄭礦,在這里,讀懂鄭礦
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
我國陶粒生產用的制粒鍋,都是在水泥工業(yè)制粒鍋的基礎上,經改造和完善而成的。利用制粒鍋制備生料球,混合料在制粒鍋中的運動過程大體上分為母球(也稱球核)形成期和增長密實期兩個階段。下面鄭礦機器陶就簡單分析一下陶粒砂制粒鍋制粒原理及工藝特點。
一、制粒鍋制粒原理
1、母球形成期:粉煤灰、黏土等都是親水性較強的物質,顆粒表面具有吸附水分的能力。黏土浸水后還能產生黏結性能。當不斷加入的混合料在制粒鍋內滾動時,細黏的水滴也不斷酒在混合料上,顆粒遇到水滴,迅速吸附浸潤,顆粒表面形成一層*薄的水膜,并在滾動中吸附物料。由于水的表面張力及黏土的黏結作用形成一個個小球核心--母球,母球的大小一般為直徑3mm左右,表面有很薄的水膜,這是在不斷滾動時水分在離心力和重力作用下逐漸外移而形成的。
2、增張密實期:由于連續(xù)加水、加料和母球在盤內不斷滾動,母球表面的水膜也不斷吸料吸水,如此周而復始,母球逐漸形成料球。同時,由于滾動時的機械作用,料球的密實度也逐步增加,加上黏土的黏結作用,使料球產生一定的機械強度,直到形成符合要求的生料球。由于料球、小球、粉料的運動性能不同和盤內刮刀的作用,物料在制粒鍋內的運動基本上分為四個區(qū)域。
a、粉料和母球區(qū):此區(qū)域處于加料加水位置,含有大量粉料,并形成大量母球。
b、小球和粉料區(qū):此區(qū)域內小球和粉料的數(shù)量大致相等。小球不斷吸料吸水,逐漸增大。
c、料球區(qū):此區(qū)域內料球居多,粉料較少。料球在形成的同時,逐漸增加密實性和強度。
d、出球區(qū):此區(qū)域幾乎都是合格生料球,隨著盤的轉動不斷卸出。
一般,在正常運轉時,盤內的料球和粉料的比例為2:1左右。
二、制粒鍋制粒工藝特點
制粒鍋制粒工藝分為濕料制粒、半干料制粒和干料制粒三種,它是按混合料中粉料含水率不同區(qū)分的。濕料制粒時,粉料含水率30%~35%;半干灰制粒時,粉料含水率15%~25%;干料制粒時,粉料含水率少于5%。濕料制粒時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干料制粒時需加多量水。三種制粒工藝主要有如下的差別。
1、制粒鍋產量的差別:濕制粒產量*低,干法制粒和半干法制粒產量*高。
2、料球質量的差別:不同制粒工藝所產出的料球含水率不同,濕法工藝的料球含水率為30%~35%;半干法為24%~26%;干濕法為20%~25%。
3、對環(huán)境影響的差別:濕法制粒工藝完全是濕法作業(yè),沒有粉塵飛揚,對環(huán)境衛(wèi)生幾乎沒有危害。干法制粒工藝粉塵嚴重,需配置*能的除塵設備以消除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半干法工藝基本上屬于濕法作業(yè),對環(huán)境的危害不大。
4、不同制粒工藝所適應的物料:在保證生產企業(yè)常年正常生產的前提下,濕法制粒工藝適用于真空過濾脫水的濕排粉煤灰或其他含水較高的濕料;干法制粒工藝適用于干排粉煤灰或其他干物料;半干法制粒工藝適用于從儲灰場中挖取的濕排粉煤灰,其含水率多在40%以上,半干法制粒也適用于各種干物料或含水不高的物料。即使采用濕法制粒工藝,含水率也不能過高。當含水率過高時,必須經過烘干,適當降低含水率。